所爱隔山海_su

“你终于明白安稳的生活是多么可贵,窗外的雪松和炉火上炖着的汤,满屋的光影和太阳的香,清晨去骑单车逛菜场,夜晚来踏月聊天还歌唱。”

山 · 吹:

略 · 考 | 《The Dressmaker(裁缝)》


“I’m back. 

You bustards.”


女主Tilly深夜归来,戴着遮住半张脸的黑色蕾丝礼帽,点上一支烟,在浓浓暮色中映出她鲜艳的红唇和坚毅如磐的眼神,真是帅得提神醒脑。


母亲问她,为什么要回来。然后就看见她打扫屋子,给母亲梳妆,一杆杆高尔夫打碎老师、药师、杂货铺和郡长家里的窗和盘子,噼里啪啦,平静的村子就这样极不情愿地被唤醒。


她还点了一堆火。


几乎全村的人都站在比她家地势低的山脚下抬头仰望着这火苗。这位巴黎回来的设计师,给这个向腐而生的村子带来了外面的世界和新生的力量。当年告密的小女孩在Tilly的服装改造下摇身一变,如意嫁给心上人。还有那些这么多年来说她坏话,欺负她独居母亲的女村民们,都佯装高人一等的架势来到她家,请她帮忙进行整容般的服装定制。死气沉沉的村庄变得极富活力,所有的女性,上至老妇,下至少女,都完成了Still Me But Way Much Better的转变。


以上是我们通常认知的复仇剧套路。女主被恨和怨逼走,却用爱和善感化,大团圆结局。可这部电影却是一部华丽的女权复仇剧,注定不会就这样草草收场。Tilly的再次出现除了给村庄吹来了飘飘欲仙的美装风之外,还带来了能掀开这块地方所有妥协、隐忍和秘密的震荡。剧中的人物无论主次都极富个性,每个人都可以从群像中剥离出来独当一面。虚荣的海归母亲原来日日在杂货铺赊账,驼背的药师相信信仰得救,严厉残酷的小学老师包庇歧视,天真呆萌的邻居傻弟弟掌握着惊天大秘密,严肃的警长其实是女装达人,柔弱的郡长夫人有心理疾病,而那贪婪好色的郡长,竟对自己的妻子也有杀念。


最可悲的不是仅有二十余人的闭塞小村庄里,人人相互熟悉,白天乐呵呵,背地里尔虞我诈相互算计;也不是一个落后、压抑美的村庄催生“套中人”,村民集体性地在善与恶的天平当中向后者倾斜,偏见、病态;而是当女性们意识到美,也意识到美可以当作武器之后,她们不用它自卫,不用它对付真正的压迫者,而是抓住机会,就backfire给予她们美的力量的Tilly。


女性的魅力VS女性的权利。这是这部电影集中探讨的一个核心,而讨论的手法,是嘲讽。Tilly在和警官敞开心扉闲聊时说过,“Ironic”。黑喜剧效果和纯情讲述交织在一起,绘制出了兼采自然与人文的澳大利亚小镇图轴。这帮村民们小时候就在父辈的耳濡目染下学会恃强凌弱,那个告密的小女孩再一次背叛中伤了Tilly,第一次企图买裙子时的12先令成为了后来霸凌Molly的利刃;被郡长因钱财名利抛弃的Molly独自抚养孩子,却被人诟病slut,甚至是救死扶伤的医生都会对10岁的小女孩进行荼毒。医生的妻子承受着家暴一言不发几十年……她们的青春有的等来了奇迹,有的等来了迟暮。让人心寒的是,真的等来奇迹的女性,却几乎是没有任何思考地成为了施暴的一员。


这是一部极具戏剧张力的电影。除了配乐很仔细地设计过以外,最出彩的就是色彩和服装设计紧密融合,尤其是华丽蜕变后的女村民们,她们华丽的外表和老旧朴素的村庄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但真正的差异在于她们身心色调的不统一。原著小说的开篇写道“The sense of being well-dressed gives a feeling of inward tranquillity which religion is powerless to bestow.”(“恰当的穿着给人们带来内心的平静,这是宗教的力量所不能及的。”)有人说,好看的衣服只能显现出善良人的美德,其实何尝又不能反衬出人性的劣根,上好的材料上好的剪裁,套住的却是一具具无聊到冰冷的躯壳。同时,电影中反复出现麦克白的桥段,甚至电影的结尾部分也编排了村民们要演麦克白参加戏剧大赛的内容,其中有不少语句和情节与电影高度吻合,尤其是郡长被妻子刺死的那一段,看得简直让人不寒而栗,很多细节的前后吻合也设计得非常精巧:大麻小蛋糕、郡长家的补酒、年轻人开玩笑的跳谷仓还有Tilly深夜总拿着手电筒去找Teddy等等。最精彩的还是好几次反转,紧扣着“cursed”,宣告着无声压迫冷暴力的胜利:Teddy和母亲的突然离世、小葛的背叛、警官的顶罪,友情、爱情、亲情的救赎统统失败,而这些失败也是在告诉着Tilly:只有自己才可以救自己。


凭什么你伤害我,我还要感激你?


这话知易行难,但经过了涅槃重生的女主,最后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Fearless。


真正的无畏,首先是无所谓。


所以Tilly又是一把大火烧光了这个村庄留给她的所有记忆。鲜红的绸布一路向下,伸展到Teddy的家门口,熊熊大火顺势下山,送Tilly真正走出了Dongatar。


-“Burning off rubbish, were they? Looks like they overdid it.”

-“You never met the rubbish.”


“人性之战,没有输赢,重在参与。”




评论
热度 ( 1101 )
  1. 共1人收藏了此图片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所爱隔山海_su | Powered by LOFTER